为加强校际间教学经验的交流,推动教学成果共享与推广,提升整体教学质量,2024年11月8日下午,思政与基础部基础教研组在行政楼408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以生为本,技术赋能: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翻转课堂创新与实践”广州市教育教学成果经验分享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
思政与基础部副主任谢希代表学校满怀热忱地对前来参加活动的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一行致以了诚挚且热烈的欢迎。本次来校参加交流会的有从化职校办公室副主任、机电专业教师付强,培训科副科长、信息中心主任、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孙展宏,工会副主席、高级讲师李春梅,语文科组长廖健华以及语文教师黄施思,他们在各自的教学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

主讲老师介绍
李春梅老师聚焦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以生为本技术赋能:中职语文口语交际翻转课堂创新与实践》,展开了全面且细致的分享。她先是深入解读了教学成果概念以及在教学实践中需要遵循的原则,让在场的老师对教学成果有了更为清晰、准确的认知框架。接着,详细介绍了教学成果所应满足的各项要求,为老师们在今后开展相关教学成果培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标准。
李春梅老师沿着时间脉络,梳理了该教学成果从2015年萌芽起步,历经多年不断探索、实践与完善,一直到2024年所走过的发展历程,展现出这一成果背后扎实且持续的教学教研历程。在成果概述方面,她详细剖析了成果选题的思路和方向,点明了如何精准地捕捉到具有教学价值和实践意义的选题切入点,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法、要克服的困难等内容。李春梅老师还着重介绍了该成果的创新点:一是教学理念创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积极;二是资源体系创新,借助数字平台、数字资源库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丰富多样、贴合教学实际的学习资源;三是教学模式创新,采用“二维三环四赋能”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分享让现场的老师对项目选题、实施方法和应对困难的办法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收获满满。

李春梅老师宣讲教育教学成果项目
在交流环节,方铁梅老师代表语文组,带着对教学工作中的诸多思考以及意向课题,诚恳地向从化职校的老师请教。从化职校的老师们认真倾听、积极回应,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针对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且的建议。双方在热烈的探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不断拓宽着教学思路,挖掘出更多潜在的教学可能性。
接着,陈建娣老师分享了正在培育中的校级教育教学成果项目《技工院校工程造价专业高技班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研究》的培育思路,并就项目中的困惑向从化职校的老师请教。从化职校的老师认真聆听了陈老师的分享,并给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让贴合专业的教学改革思路更加完善。

陈建娣老师发言
廖健华老师带来了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一四二”教学策略探究的精彩讲解。廖老师先是阐述了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将思政元素巧妙融入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的必要性。随后,详细展示了她在课程思政市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她围绕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内容进行讲解,为在场老师们提供了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优秀范例。让老师们明白,在课程思政的融入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又要兼顾思政元素的有机渗透;更要注重发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让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

廖健华老师发言
最后,谢希副主任进行了全面且深刻的总结发言。谢副主任回顾了整个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从化职校老师们的无私分享以及本校老师们的积极参与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鼓励老师们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进一步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并期待未来能开展更多这样富有成效的校际交流活动。

合影留念
教学成果的交流,是智慧的碰撞,更是教育前行的动力。通过这样的活动,为我们计划培育的校级教学成果项目增添了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凝聚着老师们点滴努力的宝贵成果将在教育的沃土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教育未来,为学生的成长铺就更加灿烂的道路。